發展時序

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見證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粵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以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完善創新合作機制,建立互利共贏合作關係,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7月1日
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二十次會議在香港舉行,兩地政府同意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大灣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暢通,打造大灣區成為世界級科技產業創新基地
11月18日
粵港澳三地政府於巴黎合辦研討會,宣傳大灣區發展的營商優勢,並鼓勵當地企業把握大灣區機遇
6月20日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討論部署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工作
8月15日
《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實施,在內地居住的合資格香港居民可申領居住證,享多項便利,涵蓋就業、教育、醫療、旅遊、金融等日常生活範疇
9月1日起
香港特區政府與國家科技部簽署安排及協議,推動香港及內地在多個範疇的創科合作。香港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獲正式正名為國家重點實驗室
9月20日
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並在西九龍站實施「一地兩檢」安排,大灣區的快速客運網絡更臻完善
9月22日
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開通,是全球最長的橋隧組合跨海通道。香港口岸至珠海口岸及澳門口岸約42公里的路程,行車時間只需約40分鐘
10月24日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下的《貨物貿易協議》實施。原產香港的貨物進口內地全面享受零關稅,並訂定加快貨物通關措施,促進大灣區貿易及物流發展
1月1日起
中央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是指導大灣區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目標是通過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協同發展,發揮三地互補的優勢,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2月18日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會在香港舉行,約八百名來自中央相關部委,以及香港、廣東省和澳門社會各界的代表出席,探討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2月21日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後中央公布八項政策措施,便利香港居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就業和居住,並推動大灣區內人流、物流等更高效便捷流通
3月1日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印發公告,明確在内地繳納個人所得稅「183天」的計算辦法,即在內地停留的當天不足24小時不計入居住天數,更方便經常往返香港與內地工作的港人計算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3月14日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通知,讓大灣區內地九市可對市內工作的境外(包括香港)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按香港與內地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給予補貼,降低相關人才的實際稅負水平
3月14日
一家香港銀行宣布推出試點,讓香港永久性居民可以見證方式辦理手續,遠程開立在大灣區的內地個人銀行賬戶。有關試點銀行的數目持續增加
3月20日
香港特區政府推出「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及「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體驗資助計劃」,鼓勵和支持香港青年在大灣區不同城市創新創業
3月22日
深港合作會議在深圳舉行,港深政府將透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兩地合作,紮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內有關港深合作的項目
4月2日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與最高人民法院簽署安排,讓香港成為第一個內地以外的司法管轄區在作為仲裁地時,當事人可向內地法院申請保全。有關安排加強了香港和內地在法律事務上的合作,有助提升香港作為亞太區主要國際仲裁中心的地位
4月2日
粵港澳三地政府在東京合辦大灣區推介會,鼓勵日本各界把握大灣區的機遇,吸引超過一千名當地企業及行業代表出席
4月9日
香港特區政府與廣州市政府簽署了框架協議,共同推進「菜籃子」方案,致力提高大灣區農產品的質量,為供應大灣區的蔬果產品提供額外食物安全及品質保障
5月9日
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二十一次會議在廣州舉行,雙方以互利共贏為原則,積極尋求政策創新和突破,推進大灣區建設,特別是在加強推動創科、專業服務和青年發展等重點合作領域。會後雙方共同為10個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舉行授牌儀式
5月16日
廣東省司法廳落實在廣東省設立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的進一步開放措施,包括取消有關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港方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的限制,以及容許以聯營律師事務所的名義聘用港澳及內地的律師等
8月1日
粵港澳三地司法部門在香港舉行首次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加強交流協作,推動大灣區法律建設工作,為企業提供更全面和完善的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
9月12日
港澳兩地政府在澳門舉行第十一次港澳合作高層會議,探討攜手建設大灣區,及積極為兩地的產業多元化、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互利共贏
9月26日
透過三方合作,中國郵政、香港郵政及澳門郵電分別發行以大灣區為題的特別郵票。香港郵政發行的特別郵票展示了大灣區十一個城市間的互聯互通和優勢互補,以及香港在推進大灣區建設方面的策略性作用
9月26日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後中央政府公布16項政策措施,均為普及惠民、便利香港專業界別到大灣區發展,以及推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措施
11月6日
香港特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與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簽署《粵港農業合作框架協議》,加強粵港兩地間農業交流與合作,促進大灣區農業高質量發展
11月13日
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布已建立出入境證件身份認證服務平台,實現回鄉證在交通運輸、金融、通訊、教育、醫療、社保、工商、稅務、住宿等多領域的進一步便利化應用
1月21日
中國氣象局公布《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進一步加強粵港澳三地在氣象方面的合作,包括氣象資料共享、氣象科研創新、氣象人才培訓等
4月29日
CEPA框架下的《服務貿易協議》修訂協議實施,在法律、建築及相關工程、金融等服務領域增添開放措施,包括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先行先試的措施,進一步降低香港服務提供者進入內地市場的門檻
6月1日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大灣區內地城市事業單位可公開招聘港澳居民印發試行辦法,促進大灣區的人才交流,同時為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6月24日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舉行簡介會,介紹便利建築及工程業界在大灣區開業執業的新措施。合資格的香港建築、工程、測量和園境界別的企業和專業人士可透過備案方式,取得內地對應的資歷,從而可以在大灣區內直接提供服務,有助本地建築及工程業界把握大灣區的機遇,拓展商機
7月15日
全國人大常委通過決定,容許符合條件的香港法律執業者在通過特設考試取得大灣區內地九市執業資質後,可從事一定範圍內的內地法律事務
8月11日
蓮塘/香園圍口岸啟用,為港深之間的第七個陸路口岸,並率先開放貨檢設施予跨境貨車使用。新口岸可大幅縮短香港與深圳東部和廣東東部的行車時間,令跨境物流更暢順
8月26日
深圳市通過法例,允許前海註冊的港資企業可協議選用香港法律作為民商事合同適用法律(即「港資港法」),由10月起實施
8月26日
香港特區政府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辦公室),是就大灣區建設工作與內地當局及澳門特區政府保持緊密聯繫的主要單位。辦公室亦負責加强香港特區政府在推動大灣區建設工作方面的內部協調、與海內外持份者溝通,及透過策略性的宣傳推廣活動,向社會各界發放大灣區建設的相關資訊
11月23日
中央政府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允許在大灣區內地九市開業的指定醫療機構經廣東省審批後可使用臨牀急需、已在本港上市的藥物,以及使用臨牀急需、本港公立醫院已採購使用的醫療儀器
11月25日
深圳灣口岸實施24小時貨物清關服務,進一步支援港深兩地物流往來,逐步落實跨境貨運「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佈局
12月10日
「跨境一鎖計劃」的香港清關點增至13個,而廣東省內的清關點亦已增至超過60個,覆蓋大灣區全部九個內地城市,為業界提供超過800條跨境貨運路線選擇
12月15日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廣東省政府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為大灣區的整體文化和旅遊發展提供指導性方向,引領大灣區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樞紐及世界級旅遊目的地,亦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文化大都會及國際旅遊樞紐的地位
12月24日
香港特區政府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和支持香港的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發展事業。特區政府按每名獲聘畢業生向聘用的企業發放每月10,000港元的薪金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
1月8日
香港特區立法會通過撥款,以開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第一批次發展。全面發展後的港深創科園將提供120萬平方米的總樓面面積,是香港歷來最大的創科平台。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深圳科創園區將會組成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實現「一國兩制」下,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助力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
2月5日
全國人大通過《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高質量建設大灣區,提出深化及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及加強內地與香港各領域交流合作,並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四個傳統的優勢中心:包括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商貿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同時也認同和支持香港發展四個新興中心:包括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國際航空樞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3月11日
香港特區立法會通過在新皇崗口岸實施「一地兩檢」安排的議案,有助大大提升新皇崗口岸的通關效率和能力
3月14日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專題會議於廣州舉行,集中討論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及前海合作等重要議題
4月22日
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二十二次會議以網上視像形式舉行。在推進大灣區建設的共同目標之下,粵港政府討論創科、金融、法律及爭議解決、支持港商拓展內銷、醫療衞生、青年發展及教育等範疇的進一步交流合作。會後簽署多份合作協議,包括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投資推廣合作及推動粵港馬產業發展合作
5月14日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的支持下,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推出GoGBA「灣區經貿通」一站式數碼平台,提供大灣區市場及政策資訊和多種服務,為港商提供全方位支援
6月10日
「香港貿發局大灣區服務中心」在深圳正式設立,提供在地支援,協助中小企在大灣區拓展業務
6月10日
首次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舉行,符合資格的香港法律執業者通過考試後可取得大灣區內地九市執業資質,從事辦理適用內地法律的部分民商事法律事務
7月30日
國務院同意廣東、香港、澳門承辦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意義重大,符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構築休閒灣區和塑造健康灣區的目標。香港特區政府會根據中央堅持「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與中央有關部委、廣東省及澳門特區政府緊密合作,做好籌備工作
8月26日
由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代表所組成的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首次會議討論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標準、調解員專業操守最佳準則及大灣區跨境爭議調解規則指引
8月26日
廣東省政府公布香港註冊傳統外用中成藥在大灣區銷售的簡化註冊審批流程,更便利香港中成藥製造商開拓大灣區市場。同年12月,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在已簡化流程下獲批准在內地上市的首批產品
8月27日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開課,首年收生30人
9月4日
中央公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前海方案》),將前海合作區面積擴展7倍至120.56平方公里,強調推動前海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加快建立與香港聯通、國際接軌的現代服務業體制。

中央亦於9月5日公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為澳門產業多元化創造條件,提供不少有利產業發展的措施
9月6日
深港高層會晤暨2021年深港合作會議在深圳舉行,以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精神,推動不同範疇的高水平合作、共同為大灣區建設作出貢獻
9月6日
港深兩地政府訂定推進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合作安排,包括由香港科技園公司率先在深圳科創園區設立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讓有興趣開展大灣區業務的機構和企業先落戶合作區;並推出聯合政策包,提供便利人流、科研資源流動及開設業務等方面的支援措施,攜手為合作區招才引智
9月6日
廣東省政府發布進一步開放措施,擴展大灣區備案管理措施的涵蓋範圍,容許香港城市規劃相關的企業及專業人士,在備案後於廣東省內(包括大灣區內地九市)直接提供服務
9月7日
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正式啟動,容許大灣區居民跨境投資區內合資格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是深化並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舉措,突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金融體系的獨特優勢,有助促進國家金融發展和市場對外開放。相關銀行亦已自10月19日起開始提供跨境理財通服務
9月10日
債券通「南向通」開通,為內地機構投資者提供便捷、高效及安全的渠道,透過香港債券市場投資境外債券,深化香港和內地債市的互聯互通
9月24日
深圳市政府宣布將於香港發行不超過50億元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是首次有內地市政府在境外發行債券,進一步豐富香港市場的人民幣金融產品,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9月24日
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與粵澳對口單位成立「泛大灣區外來投資聯絡小組」,共同制定聯合外來投資業務建議,展現大灣區的龐大潛力以吸引外來直接投資,促進整個大灣區的發展
9月30日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區政府編製,在空間觀念及策略思維上跨越港深兩地行政界線的策略和綱領。北部都會區將是香港境內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連繫大灣區的最重要地區
10月6日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和中國人民銀行發出聯合公告,宣布已經簽署諒解備忘錄,通過「聯網」方式,把人民銀行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與金管局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對接,讓兩地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能夠透過「一站式」平台,就其跨境金融科技項目於兩地進行同步測試,提升大灣區金融服務質效,加大金融支持大灣區建設力度
10月21日
「泛大灣區外來投資聯絡小組」在上海舉辦推介會,宣傳粵港澳三地營商優勢及機遇,鼓勵企業把握前海方案和橫琴方案所帶來的合作與發展商機
11月8日
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通過的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的評審標準及專業操守的最佳準則正式發布及實施後,促進大灣區調解員專業發展並加強大灣區內調解使用者的信心
12月30日
適逢《規劃綱要》公布三周年,為彰顯粵港澳三地緊密的合作及深厚的情誼,香港郵政特別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題,發行紀念郵品,呈現大灣區不同城市的地標和最新發展
2月18日
港深兩地政府簽署了《關於大鵬灣水域引航合作的框架協議》,就引航合作船舶範圍、引航合作調度、引航收費標準等達成共識,有利於提高航行安全,增加通航效率,進一步促進大灣區引航領域融合發展
3月15日
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順利在香港、深圳及珠海舉行。通過大灣區考試,將會有更多熟悉兩地法律的香港法律執業者為大灣區的發展提供專業服務
6月11日
中央公布《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南沙方案》)。香港特區政府將按照廣東省政府、廣州市政府在南沙出台的新政策,支持香港社會各界積極把握大灣區建設及《南沙方案》帶來的機遇。
6月14日
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香港設計師協會共同籌劃的大灣區藝術展覽系列「創><藝互聯」,於五個大灣區城市惠州、珠海、中山、江門及肇慶舉行展覽,展示十個香港藝術家及設計師或組合的作品,進一步推動大灣區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
6月27日起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香港特區回歸慶典及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香港居民很珍視,中央同樣很珍視。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並希望香港不斷增強發展動能。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
7月1日
香港科技園設立「大灣區創科飛躍學院」和「大灣區創科快線」,以培育初創及支援科技企業引進外資、走向全球
7月6日
廣東省中醫藥局、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澳門特區政府衞生局和中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深度融合發展
8月25日
行政長官與廣東省、深圳市及廣州市領導進行深化粵港合作視頻會議,就深化粵港、穗港、深港合作和進一步推進大灣區發展等雙方關心的議題交換意見,達成多項共識。在加強粵港合作方面,兩地同意設立13個合作專班,涵蓋北部都會區、《南沙方案》、創新及科技、金融、商貿、青年就業創業實習、法律及爭議解決,以及航運及物流等重點合作範疇;而深港兩地則會成立19個合作專班,涵蓋科技創新、金融、商貿、青年就業創業、前海等多個重點合作領域
9月1日
行政長官以視像方式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開學典禮致辭,這是自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後,首個獲國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
9月1日
行政長官以視像方式參與位於廣州南沙的民心港人子弟學校揭牌儀式。該校提供香港學制12年「一條龍」中小學辦學模式
9月1日
香港特區政府與深圳市政府聯合發布《關於支持前海深港風投創投聯動發展的十八條措施》。十八條措施將為香港私募基金業界提供便利及優惠政策,推動發展深港風投創投聯動機制
9月2日
行政長官在2022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從宏觀角度總攬推進和督導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工作,為香港主動對接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要戰略制訂策略方案。行政長官亦宣布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將設立專責推廣中心,支援港人港企在大灣區發展
10月19日
深圳市政府宣布將在香港發行不超過50億元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是繼2021年的成功經驗後再次在港發行債券,充分展示香港是發行人民幣債務產品的首選平台
10月24日
粵港澳三地政府簽訂《關於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考古及文物建築交流與合作意向書》,進一步加強大灣區在考古和文物建築的研究、保護、教育、推廣、社會參與、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的聯繫與合作
11月9日
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與珠海市政府簽署《珠海市人民政府與香港機場管理局合作諒解備忘錄》(《備忘錄》)。《備忘錄》旨在深化香港國際機場及珠海機場合作,兩地將致力通過港珠澳大橋陸路接駁實現『空—陸—空』直通客運服務,發展港珠國際航空貨運業務、推動建設高端航空產業群,以及積極商議機管局入股珠海機場等
11月9日
行政長官主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督導組)的首次會議,聚焦討論香港對接國家戰略中重點和優先推展的政策和項目。行政長官表示,督導組及其小組將按積極務實、與內地互利共贏的原則,制訂和推行各種政策措施,促使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抓緊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並為特區增強發展動能
12月13日
行政長官主持「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委員會)的首次會議,行政長官在會上指出,北部都會區可以帶來優質生活、經濟活力以及與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城市更好融合,對香港未來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12月14日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青年發展藍圖》,整全地勾劃政府未來長期青年發展工作的理念和方針。工作方向包括協助青年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一帶一路倡議等策略所帶來的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12月20日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未來五至十年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制訂清晰的發展路徑和系統的戰略規劃,引領香港實現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八大重點策略包括深化與內地創科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12月22日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爭議調解示範規則》正式施行,讓大灣區內的調解機構和調解員作參照和自願採納。各項調解標準和準則將有助進一步推廣調解在大灣區內廣泛應用
12月30日
香港特區律政司「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舉行了首次會議,討論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大灣區便利惠民及推進大灣區發展和建設的工作方向,包括優化法律實務事宜的對接;推進司法協助的實踐;推廣線上爭議解決的發展及法律科技的應用
1月18日
香港與內地實施全面通關,全部口岸投入運作,不設每日人數限制和核酸檢測要求,促成兩地人民跨境往來全面復常
2月6日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聯同青年發展委員會推出新一輪「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資助非政府機構舉辦到內地的青年交流項目。隨着本港與內地及海外地區全面恢復人員正常往來,民青局正着手重啓不同的交流和實習計劃
2月17日
內地當局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以便利大灣區內地人才南下來港進行科研、文教、衞健、法律、商務等交流訪問
2月20日
2023年深港合作會議在香港舉行。兩地政府穩步推進不同領域的交流合作,包括北部都會區發展、創新科技、金融服務、教育、旅遊、商貿及投資推廣、前海發展、專業服務、跨境建設、青年發展、環境保護,以及醫療衞生。港深兩地將繼續優勢互補,進一步深化對接,攜手為大灣區建設和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2月22日
行政長官率團到訪廣州和深圳,展開上任後首次對大灣區城市的訪問。行政長官分別與廣東省及深圳市領導會面,就粵港合作推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交換意見,並探討全面深化粵港、港深高水平合作
2月23日
香港特區政府與深圳市政府聯合發布《關於協同打造前海深港知識產權創新高地的十六條措施》(《十六條措施》),涵蓋範疇包括知識產權保護、運營轉化、交流研討、宣傳教育和知識產權貿易等領域的合作。《十六條措施》一方面協助香港的知識產權開發者、企業及人才在前海發展知識產權相關業務,開拓大灣區的機遇,另一方面支持前海的知識產權業界利用香港獨特的優勢及平台聯通世界,進行知識產權貿易活動
2月23日
中國人民銀行會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意見》),提出三十條措施,將加強港深金融市場的對接和高水平合作,促進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與創新
2月23日
港深兩地在深圳舉行首次「對接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專班」會議。雙方就包括跨境交通、口岸規劃、前海發展、落馬洲河套區建設等交換意見
2月27日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推出恆常化「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企業聘請合資格畢業生,並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接受在職培訓。勞工處亦於同月30日舉辦啓動禮,安排企業即場進行招募
3月1日
行政長官赴澳門進行訪問,並與澳門特區行政長官會面,就推展港澳合作、攜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作深入交流
3月2日
粵港澳大灣區特色職業教育園區及職業訓練局(職訓局)職專教育服務(深圳)有限公司開幕,將推動職訓局與內地夥伴在合辦課程及開展培訓項目等方面的進一步合作;亦將為香港學生提供更多職專實習機會,協助他們了解大灣區的最新發展及作好準備
3月17日
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二十三次會議在香港舉行,並按二十大和兩會精神,積極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及粵港兩地不同領域的高水平合作,包括創新及科技、金融服務、北部都會區發展、商貿及投資推廣、跨境交通及物流、人才、醫療衞生、教育、文化、青年發展,以及公務員交流等
3月21日
行政長官主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聚焦討論香港在推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各個戰略,包括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和香港與內地不同區域合作的工作進展、未來重點推進項目以及具體工作計劃
3月22日
在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專班會議上,港深政府簽署了《關於全面推進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的安排》,進一步加強港深科技創新的高質量合作,善用港深兩地各自優勢,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和創科聯動,支撐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3月30日
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公布,由4月17日開始,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可以使用醫療券支付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華為荔枝苑社區健康服務中心門診醫療護理服務的費用,有助深圳居住的香港長者更便利地使用當地的門診服務
3月31日
首個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學生內地考察團出發前往廣州和深圳進行兩日考察,以了解國情和國家最新發展
4月3日
首個新入職教師內地學習團出發前往廣州進行四日三夜的考察交流,約100位新入職教師參與,以加深他們對國情和國家最新發展的了解,及加強他們培養學生國民身分認同的能力
4月11日
參與「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的約80名廣東省醫護人員抵港。他們將在未來一年內透過在港的專業交流,加深香港和內地醫療專業的互相了解
4月17日
行政長官率領香港特區政府及立法會大灣區訪問團到訪深圳、東莞、佛山和廣州四個大灣區城市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期間與廣東省和各市領導會面,並考察了包括創科、智慧城市、青年發展、文化、藝術和環保方面的項目,了解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最新發展和機遇,讓香港可更積極參與和推動大灣區發展。此行亦體現行政立法機關的團結;充分展示香港特區對大灣區建設的重視,並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建立共識,達致互利共贏
4月21至24日
廣東省政府持續擴展「港澳藥械通」。截至2023年4月,「港澳藥械通」已擴展至大灣區內地城市共19家指定醫療機構;並已有23種藥品和13種醫療儀器可在指定醫療機構使用
4月23日
粵港澳三地政府簽署關於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灣區標準」)發展的合作備忘錄。設立「灣區標準」有助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促進科技進步,保障安全健康,亦為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撐。此次公布的「灣區標準」清單涵蓋食品質量和安全、粤菜、交通、機電產品,以至醫療、護理、教育及電競等領域合共110個項目
4月24日
特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推廣中心」正式投入運作,向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港人港企推廣大灣區建設的機遇,並在有需要時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支援和協助
4月26日
粵港政府公布將於今年6月1日開始接受合資格的香港私家車申請「港車北上」,並於7月1日開始讓已獲批的香港私家車經港珠澳大橋口岸往來香港與廣東省,便利香港居民以自駕的方式經大橋到廣東省作短期商務、探親或旅遊,是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互聯互通,推動區內經濟融合發展的另一重要里程碑
5月1日
香港特區政府推出「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先導計劃),讓合資格香港市民可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港大深圳醫院)接受資助診症服務。在先導計劃下,合資格病人每次接受港大深圳醫院指定門診診症服務需繳付人民幣100元診金,餘下費用差額則由先導計劃資助,上限為人民幣2,000元。計劃的服務範圍涵蓋醫管局提供的主要專科及普通科門診服務
5月10日
「北向互換通」正式啓動,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便捷及安全的渠道,通過香港和內地基礎設施機構的連接,交易內地利率互換產品,方便持有內地債券的國際投資者管理利率風險,有助提升人民弊債券在國際市場的認受度和鞏固香港的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地位及離岸人民幣樞紐角色
5月15日
香港特區政府與廣州市政府簽署穗港大灣區港航事務合作協議,將透過建立航運事務溝通合作機制、促進大灣區青年和海事人才交流,以及積極推動大灣區航運業發展
5月19日
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舉行。考試亦再次在香港設立考場,為香港考生帶來便利。另外,直至2023年4月底,共有約200名香港法律執業者取得律師執業證(粵港澳大灣區),可在大灣區內地九市辦理適用內地法律的部分民商事法律事務
5月27日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的「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2023」舉行啓動禮。今年參與計劃的24間企業提供合共328個實習崗位,遍布內地不同省市,包括多個大灣區城市,以及多個海外國家。覆蓋行業包括金融服務、創科、物流、地產、零售、酒店和公用事業等
6月5日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宣布成立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以統籌、倡導及推動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北部都會區以『國際創科新城』為主題,集優質生活、產業發展和文化休閒於一體,是驅動香港再創高峰的新引擎,亦是促進香港與大灣區高質量經濟合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平台
6月12日
行政長官主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第三次會議,就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各個戰略,包括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下,各個政策範疇,包括金融、創科、基建運輸、醫療和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等的工作進展及協調統籌情況,聽取匯報並作出決策和指導。是次會議亦討論將調研工作做深做廣,進一步強化政策調研及持續制訂新政策建議
6月13日
「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及雙櫃台莊家機制推出,便利人民幣在港股市場交易中的使用,拓寬人民幣投資產品範圍,從而鞏固香港作爲主要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角色
6月19日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粵港澳大灣區專責小組」舉行第二次會議,討論推進多項建議,包括建立資訊平台,匯總大灣區內關於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的資訊,並設立高層次平台就大灣區內民商事司法互助等議題進行交流和研究;積極爭取進一步擴展「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的措施至大灣區內地城市;優化現有的民商事司法互助安排;建立大灣區調解員名冊和通用網上調解平台
6月23日
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宣布擴展「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計劃),以便利香港的長者到大灣區城市養老,包括擴大受惠長者範圍至包括在中央輪候册上輪候資助護養院宿位的長者;及邀請在香港具有提供資助安老院舍照顧服務經驗及正在大灣區城市營運安老院的營辦者,可申請將其大灣區的安老院納入為計劃下的認可服務機構
7月28日
香港特區政府的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公布於廣州設置首個「智方便」登記服務櫃位,便利在內地工作及生活的香港市民無須回港,亦可登記或升級「智方便+」。詳情及登記的準備事項可瀏覽「智方便」專題網站www.iamsmart.gov.hk/tc/reg.html
8月1日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港珠澳大橋(大橋)港澳跨境貨車安排正式實施。大橋澳門口岸跨境貨物轉運站於8月8日起投入運作,香港貨車可由香港經大橋到澳門口岸轉運站交收貨物,並可同時將澳門輸港的貨物運送回港;而澳門貨車經大橋來港後可前往位於香港國際機場的物流設施交收貨物,並可同時將香港輸澳的貨物運送回澳門
8月7日
香港特區政府代表團在深圳出席港深環保合作專班會議,持續深化兩地環保交流合作。會議討論多項港深兩地共同協作的議題,包括海洋污染防治、濕地保育、水質改善、空氣質素、新能源跨境運輸、資源循環等
8月21日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與廣東省教育廳簽署《關於加強粵港教育交流與合作框架協議》,為加強粵港教育交流合作提供框架,內容包括繼續鼓勵粵港高等院校開展辦學合作、人才聯合培養和科技交流合作;加強粵港職業教育合作,進一步深化粵港資歷框架合作;推進粵港兩地姊妹學校建設,以及繼續支持兩地教師協作與培訓交流等
8月24日
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於港九新界不同地點推出「大灣區資訊站」數碼資訊平台,以簡單易用的介面,向市民介紹大灣區建設以及各大灣區城市的實用資訊,包括發展歷程、不同領域的發展方向和政策措施等,加深社會各界對高質量發展大灣區的了解
8月28日
中央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提出共30項措施,涵蓋深圳園區的發展定位、目標、總體布局、基礎設施布局,以及如何協同香港推進國際科技創新等範疇,旨在推動大灣區創科高質量發展,亦打造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為世界級創新平台,成為帶動周邊城市創科發展的引擎。

香港特區會繼續積極與深圳協同推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在「一國兩制」下「一區兩園」的優勢,包括爭取落實促進各項創新要素跨境流動的措施,實現創科深度合作的橋頭堡,並讓香港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助力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
8月29日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與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簽署合作意向書,進一步推動兩地建築及工程界企業和專業人士交流合作。合作意向書鼓勵推動前海建立項目資料庫,協助本港企業更能掌握在前海合作區發展的最新資訊,並推動建立常態化的兩地互派人員交流機制,助力前海建立一套與國際接軌的建設管理制度
8月31日
廣東省商務廳、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及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在德國慕尼黑合辦「粵港澳大灣區—歐洲經貿合作交流會」。香港特區政府在交流會上推廣大灣區帶來的龐大商機,以及香港的獨特優勢和潛力
9月6日
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舉行開幕典禮。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讓有意在大灣區開展業務的機構和企業先行落戶;共有兩座大樓,總樓面面積達31 000平方米,提供辦公室、實驗室、協作空間、會議及活動設施。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的落成,是香港和深圳合作共贏的成果,標誌着兩地創新科技合作的新起點
9月7日
由廣東省博物館、澳門博物館和香港藝術館聯合籌劃的巡迴展覽「三城記 — 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9月8日起至12月17日於香港藝術館舉行,集合三間博物館合共108組珍藏,呈現明清兩代灣區風貌和絲綢生產工藝,讓觀眾認識三地如何透過海上絲綢之路訴說中外文化交流的故事
9月8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與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在廣州簽署《關於內地大灣區城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兩地公務員交流協作項目協議書》,加深兩地公務員在不同工作領域的交流,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9月12日
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在澳門舉行,吸引粵港澳三地以至世界各地共1000多名工商代表出席。大會的多場會議圍繞創新科技、綠色金融、經貿規則、文旅會展等重要領域作深入交流,展現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和活力。
9月14日
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監測預警預報中心(香港)(香港中心)的建設籌備工作正式展開,將助力推進大灣區氣象服務高質量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監測預警預報中心是中國氣象局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下由三地聯合建設的工作項目,透過氣象資料共享、氣象科研創新、氣象人才培訓等,提升大灣區精細化氣象監測預警預報服務。香港中心的建設,不僅有利於提升香港自身的防災減災能力,還將促進三地之間的緊密合作和共同發展,為大灣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有力的氣象保障服務
9月14日
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會在佛山舉行。會上見證多項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合作項目的文本交換儀式,包括香港特區醫院管理局與廣東省中醫院和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建立大灣區中醫訪問學者計劃合作框架,以加強臨床專業交流及促進中西醫協作治療服務的發展
9月14日
香港特區政府代表團與深圳市政府代表團在深圳舉行「深港醫療衞生合作專班會議」。雙方在會上簽訂《深港醫療衞生合作框架協議》(協議)。《協議》涵蓋醫療服務、人才培訓、臨床醫學研究、醫院質量國際認證,以及中醫藥協作等範疇,有助進一步深化大灣區的跨境醫療服務發展,促進兩地人才、藥械及醫療服務流通
9月26日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四年蟬聯全球第二位,可見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潛力無限。香港特區政府過去幾年已投入接近2,000億元,用以提升科研基礎設施、資助研發活動、支持產學研協作,以及匯聚及培育科技人才等;並積極吸引重點企業落戶香港,加速和壯大創新科技生態的蓬勃發展
9月27日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和澳門金融管理局發出聯合公告,宣布循五大方向進一步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包括優化投資者准入條件,支持更多大灣區居民參與試點;擴大參與機構範圍,新增符合要求的證券公司作為參與主體;擴大合格投資產品範圍;適當提高個人投資者額度;以及進一步優化宣傳銷售安排。下一步,三地相關部門將完善實施細則及業務指引,推動各項舉措盡早實施
9月28日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經修訂後的《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取得內地執業資質和從事律師職業試點辦法》(《試點辦法》),延長香港和澳門法律執業者在大灣區內地九市執業的試點期限至2026年10月4日。《試點辦法》經修訂後,香港和澳門法律執業者報考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的執業經歷門檻亦由五年降低至三年。《試點辦法》為業界在大灣區帶來更大多的發展空間
9月28日
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宣布成立全國運動會統籌辦公室,全面推展於2025年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全運會),以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籌劃及執行工作
10月3日
行政長官公布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讓香港發揮好「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積極推動大灣區建設,包括繼續和深圳市政府共同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發展、深化大灣區金融合作、成立「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與廣東省政府積極協作「數字灣區」、推動數據跨境流動、提升大灣區內聯合應急能力促進跨境醫療協作和推動青年發展等
10月25日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推出「灣區專上學生金融科技雙向實習計劃」,讓學生通過實習工作親身了解金融科技企業的運作,以及香港和內地金融科技的生態系統。計劃吸引超過30家涵蓋虛擬銀行、虛擬保險公司、監管及合規科技、財富管理科技和信貸科技、支付科技等的企業參與,提供超過150個在香港及多個大灣區內地城市、為期兩個月至最長六個月的實習名額
10月27日
香港特區政府的《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行動綱領》)出台。《行動綱領》以推動產業發展為主要考慮,將北部都會區分成四大區域,各自賦予不同的發展主題和產業定位。在討論各區域的產業定位時,特別強調區域與深圳對應地區的對接和合作前景、彼此的定位和潛力,以及港深之間的交通和口岸連接
10月30日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行動綱領》),推動香港物流業的可持續及高質量發展。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肯定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高價值空運和高增值海運服務。《行動綱領》提出的策略和行動措施包括加強大灣區的合作,例如透過完善各項多式聯運、用好港珠澳大橋,加強與其他大灣區及內地城市的協同發展
10月31日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宣布粵港兩地的政務服務「跨境通辦」服務專區/專題網站同步上線,讓身處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居民及企業隨時在網上辦理兩地政務服務,無須親身跨境處理。兩地更同時簽署《粵港政務服務「跨境通辦」合作協議》,深化政務服務的合作,各推出首批超過50項「跨境通辦」政務服務。通過「智方便」與「廣東省統一身份認證平台」對接,香港居民可以透過「智方便」直接登入廣東省政務服務網和「粵省事」手機應用程式,更方便快捷地享用多項廣東省的政務服務
11月2日
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及澳門金融管理局共同簽署《關於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化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監管合作備忘錄》),同意把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香港金融管理局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和澳門金融管理局的「創新金融科技試行項目的監管要求」聯網對接,提供一站式平台推動三地跨境金融科技項目測試,強化三地金融科技創新監管的協同性,進一步深化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交流合作
11月9日
香港海關與澳門海關簽訂《合作互助安排》及《認可經濟營運商互認安排》,繼續透過加強情報互換打擊跨境犯罪活動,為合法商貿活動締造便利營商的環境,以及進一步提升香港與澳門之間的通關便利措施,標誌着兩地海關於不同範疇加強相互合作,共同維護大灣區良好的發展環境
11月10日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參與第五次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與廣東及澳門法律部門就推進大灣區法治建設相關議題進行年度會議。三方同意合作共建線上爭議解決平台,目標是整合大灣區內調解以及仲裁的信息和資源,有助推進在大灣區內共享相關資源以便利惠民,並推廣以調解等方式解決爭議,同時為大灣區建立多元的糾紛解決機制
12月7日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與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網信辦)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大灣區標準合同》)便利措施,以簡化涉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和香港之間就內地個人信息跨境流動的合規安排,首階段會邀請銀行業、徵信業及醫療業機構參與。有關便利措施一方面有助降低企業個人信息跨境流動的合規成本,另一方面能推進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
12月13日
「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聯盟)正式啟動,為在大灣區創新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一站式資訊、宣傳及交流平台。聯盟是由香港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和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作為牽頭單位,並獲得接近60個來自香港以至大灣區不同界別、具代表性的機構響應參與
12月15日
香港特區政府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合辦的公務員交流協作項目在深圳舉行啓動儀式,首批香港特區公務員同日在深圳展開約三個月的交流
12月18日
中央公布《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前海總規》)、《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營商環境行動計劃》)以及兩份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有關的重要文件。《前海總規》清楚指出,開發建設前海合作區是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當中納入多項惠及香港同時有利於大灣區和國家發展的政策措施,特別在金融、法律、科技和專業服務方面,為這些香港優勢產業開拓內地市場締造更有利的條件。至於《前海總規》中支持港澳居民到前海創業、就業和生活,以及便利外籍香港居民往來大灣區內地城市等的舉措,亦大大增加香港人才和企業到前海發展的意欲和空間。

至於《營商環境行動計劃》,則聚焦建設大灣區的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和開放環境,加快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同時為便利港澳居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生活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
12月21日
國家海關總署與香港海關成功完成試行粵港「一單兩報」。粵港「一單兩報」適用於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口香港的貨物;內地企業經粵方平台申報出口貨物資料後,相關資料會被加密推送至港方平台,港方進口企業可透過港方平台直接提取相關的貨物資料,以完成辦理本地報關手續。「一單兩報」能減省重覆輸入資料的時間及成本,為兩地企業提供便捷的貨物通關服務,同時加大港珠澳大橋口岸的貨物處理能力
12月27日
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為推動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發展,將會釋出河套合作區香港園區南端約5公頃用地,進行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第一期第一批次的五座大樓的建造工程。至於第一期第一批次的首三座大樓,目前正在興建中並會按原定計劃由2024年年底開始陸續落成
1月5日
粵港兩地政府簽署《關於推進粵港人才合作的框架協議》,建立「粵港人才合作協調機制」。兩地政府其後以「共築人才高地,推動融合發展」為主題,舉行機制下的第一次會議,就推動大灣區人才發展交換意見。於2023年10月成立的「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將充分利用「粵港人才合作協調機制」,為建設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與廣東省政府相關單位深化交流合作
1月8日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在廣州華南師範大學設立的首個香港教師研修及交流基地舉行揭牌儀式。教育局將與華南師大加緊合作,開展更多樣化及高質素的教師培訓項目,讓兩地教育工作者互學互鑑,共同發展
1月10日
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監督管理局公布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的「三聯通、三便利」六項新措施,當中包括優化跨境理財通試點的實施細則;在大灣區實施港澳居民購房支付便利化政策;及擴大深港跨境徵信合作的試點範圍等,回應了兩地居民和企業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便利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以及通過跨境徵信合作,為兩地企業跨境融資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各項新措施更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有利香港進一步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金融高質量發展作積極貢獻
1月24日
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及相關政策局和部門與深圳市政府代表團在深圳舉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專班」首次會議。會議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代表介紹中央對落實《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的要求和目標。港深雙方將全力推動前海在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深化港深合作並支持香港優勢產業通過前海開拓內地市場
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