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在城市中飛翔的「空中的士」出行、利用無人機將外賣送達偏遠的角落……低空經濟正在大灣區「起飛」,從實驗室「飛」出城市的天際線,逐漸改變市民的日常生活習慣。
特區政府在今年3月公布低空經濟「監管沙盒」首批試點項目名單,共有38項入圍,其中包括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深城交)。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陳潔玲早在去年10月曾造訪深城交,實地了解無人機系統操作,並聽取主管人員就低空經濟的政策規劃、標準研究、基建設計等不同重要範疇的介紹。專員亦鼓勵深城交向特區政府提交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申請。專員在今年3月底再到訪深城交,除了祝賀該機構在參與香港低空經濟發展取得成果之外,亦向負責人了解其項目的詳情。
低空經濟「監管沙盒」首批試點項目名單中,深城交參與了其中兩個項目。港澳代表李月歡表示,其中一個是利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發展香港與深圳之間的跨境低空物流,深城交作為參與單位計劃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香港園區和深圳園區建設起降點,將有助推動河套地區的發展。至於另一個項目,深城交則以牽頭單位發展「低空小機場」(MicroAirport)。李月歡指出,跨境數據流通、北部都會區等的發展,均有利於公司進軍香港低空經濟領域。
一般而言,低空經濟是指一般於1 000米以下空域進行的低空經濟活動,可用於救援、測量、送貨、載客等範疇;建設低空經濟管理系統更帶動通訊科技、人工智能和數字產業等發展,以激活低空空域作為新經濟生產要素。自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工作方向後,特區政府便成立了「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由財政司副司長任組長,制訂發展低空經濟的策略和跨部門行動計劃。
深城交是大灣區低空經濟發展的「先行者」,亦是積極參與低空經濟發展的高科技企業,不僅抓緊了深圳在低空經濟的先發優勢,現更積極推動香港在這方面的發展,為大灣區的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去年10月灣區辦到訪深城交時得悉其在港設立總部的計劃。早前4月8日在特區政府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舉辦的簽約儀式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見證下,深城交正式宣布其國際總部落戶香港,並在香港設立創新中心。這是深城交深化全球戰略佈局的重要舉措。
低空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既能提升城市管理和商業效率,也能為市民帶來智慧生活的新體驗,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香港與深圳在低空經濟領域「強強聯手」,建立創新、高效及安全的生態系統,共同推動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